
主管单位:中共丹江口市委宣传部
主办单位: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
编辑出版:《武当》杂志社
国内刊号:CN :42-1044/G8
国际刊号:ISSN :1004-5821
出版周期:半月刊
发行范围:国内外公开发行
在线编辑QQ :2409123291
《武当》2022年04期
-
《武当》2022年04期
本刊特稿
武德教育融入高校道德教育的意义与对策研究
江磊1-3
贺州市轮滑运动发展的现状
盘金和4-6
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策略
马丽7-9
武当论谭
少儿田径教学训练现状及阶段训练特征
姜兴丹10-12
文化自信背景下舞蹈表演专业思想政治素养研究
周新娟13-15
新时代共青团引领青年发展的现状及路径
张思维16-18
武术教育
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
向青松19-21
高校开展有氧搏击操运动的可行性研究
殷泽斌22-24
新媒体网络技术背景下中学体育训练的实施途径
张凯25-27
跳绳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策略
谢丽娟28-30
武术教育
劳动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渗透
卡马尔古丽·艾合买提31-33
基于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高职育人工作的思考
万春34-36
体育与健康
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研究
燕航程37-39
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渗透分析
谢芳40-42,145
体育与人文素养
高职护理实训教学中学生人文关怀培养观点的质性研究
廖雨风43-45
基于文化负载意义的高校汉日翻译教学策略研究
胡雅楠 朱芳萱46-48
高职人才培养“双导师”制的探索及实践
唐洁49-51
高职专业“就业+升学”人才培养模式探究
张素子52-54
体验式教学在创新思维课程中的应用
李姚迪 褚立岑55-57
选矿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
赵一蔚58-60
体育与人文素养
乡村振兴背景下“双创型”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
涂芳61-63
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践创新教学改革
张秀64-66
中职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研究
牛腾67-69
“1+X”证书制度背景下的《学前教育学》课程改革研究
张艺丝70-72
三门峡幼儿园地方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应用
赵莉玉73-75
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的问题及对策探究---以学科教学语文专业为例
杨欢 赵宏梅76-78
缄默知识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合作策略
高世杏 栗敏 叶倩倩79-81
高校英语个性化教学系统的设计及评价研究
陈珍珍82-84
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策略
张玉东85-87
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建设发展的创新路径
江梦娇88-90
体育与人文素养
高职学前教育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
褚家锋91-93
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职数学教学的实践
陈晓94-96
大数据背景下市场调查与预测教学模式研究
刘冬梅97-99
电子商务直播运营的一体化教学策略
谭园园100-102
市场营销教学中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与方法研究
田野103-105
原型范畴理论对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意义探究---以英语介词“in”为例
李倩106-108
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多元化策略
唐亚玲109-111
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
郭军辉112-114
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育学教学设计方法研究
刘畅115-117
新课标下高中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
邝芝竺118-120
体育与人文素养
创意写作视域下高中写作教学策略
张雪纯121-123
创客视域下中职电子商务教学模式的创新
田晗 焦陆珺124-126
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中医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对策
付小斌127-129
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
刘德英130-132
“双减”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减负提质工作探讨
吐尼沙汗?牙生133-135
核心素养背景下中职美术高效课堂的构建
龚琳玲136-138
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
朱彦139-141
红色文化教育“沉浸式学习”模式的价值与反思―以2021年武汉体育学院青马班“红色定向活动”为例
孟想 蒋筱懿※ 刘姝彤 雷诺142-145
读写结合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
葛献芬146-148
读写结合模式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生成
吴伟伟149-151
体育与人文素养
“双减”背景下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
严小会152-154
Jigsaw教学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
易锦秀155-157
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
罗园158-160
行动导向教学法在电子商务教学中的运用
李婧161-163
研学旅行背景下的初中地理课堂
袁蔡林 王旭华164-166
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
杜羽凡167-169
“双减”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
刘妍170-172
生活化背景下4~5岁儿童语言区域材料的投放策略
许文燕173-175
理论与实践
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思考
付亦凡176-178
高职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方案——以“建筑制图”为例
陶然 裴斐 彭菲179-181
理论与实践
互联网媒介下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研究
蔡祖松182-184
以党的精神谱系特质创新高职思政课教学实践研究
敖美蓉 曾骏 张莉彬 郭斓 杨欣蓓185-187
少数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融入中职思政教育的对策研究――以威宁自治县为例
马福安188-190
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改革路径研究
潘先慧 吴晓力191-193
网店美工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合
周博沙 程明玲194-196
高职院校非思政类的专业课程开展德智融合的探索研究
郑睿 杜馨馨197-199
工匠锻造,思政先行——高职辅导员的工作创新探索
魏莹莹200-202
英语听力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分析
俎澳安203-205
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互动路径
潘岩206-208
提高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着力点
梁爽209-211
理论与实践
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的新形态
陶明信212-214
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背景下新型农村建设研究
韩娜215-217
课程思政视阈下的高职院校“三教”改革
黄晓悦218-220
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
谭红霞221-223
时事热点在政治课堂中的应用策略
杨海斌224-226
新时期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
文玲莉227-229
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成因及网络道德建设的路径
李可新230-232
民办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现状反思与哲学回应
刘薇233-235
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
许爽 杜亚丽236-238
论党管干部原则在干部队伍建设中的核心地位
赵铁军239-241
理论与实践
《尼各马可伦理学》中的幸福观
刘喜玲242-244
社会工作视角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
阿布都热合曼·吐逊245-247
机关文明单位创建的实践与探索
卢娜248-250
“九个一”工作法在企业中的实践――以莱芜工厂为例
赵海251-253
日本的工匠精神
于婧254-256发布日期:2022-12-15
上一篇:《武当》2022年02期
下一篇:《武当》2022年06期